匿名 说:
高善峰委员您好。我向您反映:雅安市汉源县第二中学强制学生补课(疫情背景下),要求学生签志愿书,说是不签下学期就不许来读书,收取补课费。补课从1.26开始2.4结束。不是说不鼓励学生补课吗,这些学校变相强制补课,希望能加强监管。
2021年01月31日 | 来自 雅安市 | 职业:个体经营
答:网友您好,已经将您的信息转发省教育厅相关人员。
火哥 说:
高委员您好!英语是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现在有很多幼儿园、学前班开设英语课程,教孩子一些入门英语,不少教育机构也会选择雇佣外教进行教学。但我发现,因缺乏具体有效的考核标准,一些教育机构的外教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一些只是会说英语的外国人,都能混进教育机构当外教。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教育机构外教的监管,比如要求他们考取外教资格证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孩子真正学到专业的英文知识。
2021年01月30日 | 来自 宜宾市 | 职业:个体经营
答:网友您好。国家外专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等专门发了一个《关于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有专门的要求。外教在幼儿园开展教学,幼儿园必须按照要求给外教办理工作签证。且原则上必须取得大学学士及以上学位。外教需要取得其所在国的教师资格证,或者是取得符合要求的国际教师资格证,不一定必须取得中国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
幼儿园教语言的外教,原则上要求是从事母语国的母语教学,如果有工作经验最好,如果没有,必须取得教育类、语言类、师范类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则是不符合要求的。
欣欣妈 说:
高委员您好。我建议国家建更多公立婴幼儿托管园,这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很多婴幼儿托管机构是由私人开办的,收费比较贵,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我认为,很多夫妇不想生育或不想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上班后,家中没有人看护孩子,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婴幼儿托管园。希望国家更加重视婴幼儿看护、托管的问题。
2021年01月30日 | 来自 成都市 | 职业:公司职员
答:网友您好。您留言中分析的很对。黄强代省长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您的问题有所会议,《四川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对您提到的问题也有表述。2年前我省多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意见》,对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等作出了相关要求。一系列鼓励政策等也在酝酿中。
一位家长 说:
如今,孤立、辱骂、围殴等校园欺凌事件依然时有发生。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这类事件发生多了,难免对自己孩子时刻担心。请问您,目前有没有防止、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办法?如果发生了,有没有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小被欺凌孩子的心理影响?
2021年01月27日 | 来自 成都市 | 职业:农民
答:校园欺凌其实是一个很陈旧但也很沉重的话题,就像一块校园毒瘤,多年来一直苦无良策去很好地解决。校园本该是学生习得知识、收获快乐的场所,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不仅让让受到伤害的学生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创伤,也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引发全社会的担忧。
其实我国《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有关于校园欺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应当负刑事责任。
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已经引发社会关切。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作出补充完善,包括修改有关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和收容教养的规定。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在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
为持续深入做好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近教育部专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
另外,建议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尽快尽量减少事件对自己的心理侵害。
第一是要及时理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随时觉知自己的身体反应;第二是要积极寻找身边的资源,迅速整理一下身边可靠的成人支持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面对欺凌事件和进行维权,如父母、监护人、亲戚、班主任、老师、相关志愿者团体、民警等;第三是及时调整心态,明白发生欺凌行为是施害学生的错,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我”不够好;第四是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心理社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帮助,帮助“我”舒缓情绪和压力、得到专业心理援助、维持身心健康,重新构建一种互相尊重的良性人际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