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
乐山    贵州省遵义市
海通和尚,出生于大唐开元初年,黔中道播州人士(今贵州省遵义市),本名清莲,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他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最终来到嘉州的凌云山上,在那里搭起一间茅屋修行,他认为凌云山就是他修行的最理想的地方。当他看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经常发生“舟随波去,人亦不存”的水患,决心凭崖开凿一尊弥勒佛大像,减煞水势,永镇风涛,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
人气排名
3005

乐山大佛佛像建造的发起人。

 

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楫,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海通立志凿崖开造弥勒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煞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

佛像动工后,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实际上,修凿大佛是一项减缓洪患以利航运的水利工程,海通禅师以凿佛的形式,凿下六万立方米的石块,下填三江汇流处的迴水沱,消除漩涡,减弱水势,保障了三江汇流处航运的通畅。

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撰刻的《凌云山海师洞记》碑,记录了海通禅师奔走呼号筹集佛款的坚忍不拔、怒拒索贿、剜目明志、不畏强暴的高尚品德和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

 

同时,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作为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赞誉“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是海通禅师的善举为世人留下了独特的不可再生的瑰丽国宝。乐山大佛在设计施工中体现的“天人协和、圣洁至广”的艺术意境,充满了人的理性尊严,予人以肃穆、永恒、伟大、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乐山大化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