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温
乐山    范阳(河北涿州)
邵伯温(1055年-1134年),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年八十岁。
人气排名
3273

邵伯温,字子文,范阳(河北涿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年78岁。

 


父亲邵雍,著名理学家、易学家,45岁才生邵伯温。父子与司马光等关系很好,为“再世交”。邵伯温先后担任过西京教授等低级职务,宋哲宗绍圣初,章惇为相。他是邵雍的学生,欲用邵伯温,但邵伯温不往。后来出外任职,以躲避章惇。因为党争,他受到打击,出监华州西岳庙,久之,知陕州灵宝县、芮城县。不久,母亲去世,去官丁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当童贯为宣抚使时,他故意出他州避之。

 


邵雍临死,叫他带着全家入蜀避难,后来全家定居四川。邵伯温入蜀时,知果州,请罢每岁输泸南诸州的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他还歌颂果州是“小成都”,至今为南充人民不忘。后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这时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他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结果史斌不能入剑门,“蜀人德之”。又除利路转运副使。

 


后来提举太平观,长期隐居在嘉州犍为县的子云山、西山等地,留下“安乐窝”。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秋七月壬戌,以右奉直大夫致仕而卒,年78。诏赠秘阁修撰。
《宋史》卷433《儒林三》有传。

 

主要成就

 


(一)事功。他任提点成都路刑狱时,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他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结果敌不能入剑门,“蜀人德之”。
后来他在蜀地长期任职,做了许多好事,比如知果州,请罢每岁输泸南诸州的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他还歌颂果州是“小成都”,《舆地纪胜》载:“《郡志》:‘自邵伯温守此邦,名山胜景题品无遗,至以‘小成都’目之。’”至今为南充人民不忘。


(二)著述。一生著作涉及较多,如《河南集》《邵氏闻见录》《皇极系述》《易学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近百卷。其中以《邵氏闻见录》最为著名,这是一部笔记体小说,对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犍为县隐居期间,他整理刊行了父亲邵雍的著作如《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评价影响


(一)南宋丞相赵鼎(其弟子 )评其谓“以学行起元佑,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宋史•邵伯温传》)。


(二)其直系后代为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邵伯温—长子邵溥—后代邵逸夫,有邵逸夫亲笔题写书名的族谱)。

 
(三)犍为县至今留有源自邵伯温的“安乐窝”,不忘洛阳之故。这里是犍为八景之一的“圣泉漱玉”。


(四)其散文作品《泰山录》曾经登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