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 卡卡

    曾芳委员你好,我是一名学习中医康复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有考取了相关证件,想回老家工作创业,不知道现在对医疗卫生人员返乡创业有什么政策?我觉得应加大中医康复机构扶持政策,中医药作为传统国粹文化,理应发扬光大,给予创业补贴支持。

    答: 网友你好!2021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22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 各地也有一些相应的政策出台。中医药学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医康复技术简便验廉,在基层大有可为。预祝您回乡创业成功,也相信您的专业技能一定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 网友 草莓姐

    曾芳老师您好,我个人觉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发展,为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释放出了巨大想象空间。请问,四川中医药结合现代科技方面有没有进行什么研究?有没有中医药与现代科技交叉融合创新方面的建议呢?

    答: 网友你好!非常同意您的观点。科技创新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四川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针灸穴位效应机理研究、有毒中药毒-效多维评价、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今后,可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聚焦中医药+人工智能、中医药+大数据、中医药+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促进四川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 网友 呱呱

    曾芳委员你好,我比较担心我们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大学期间既要熟知经典,又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内容,学业多学业重,我认识的一些本科生很难全部掌握,甚至有本科毕业生表示,他们几年下来不会把脉,这样怎么能传承好中医呢,希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受到关注,对中医学生的培养年限培养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答: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心和关注。正如您所说,中医药学生的学习负担确实很重,课程内容汇通古今、融通中西,既要深悟经典,又要把握前沿。也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的学业为什么这么重?” 我想,大概是因为生命很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能不能托得住,是对医学生知识和技能最严格的考验。 您也看到,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也确实暴露出诸如中医思维和中医技能弱化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始终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读经典,实现中医思维习惯养成与临床能力终身发展相融共进;早临床,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全程技能训练相融相成;跟名师,实现师承教育核心要素与院校教育系统培养相融互促。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关注和支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把中医药传承好、发扬好。

  • 网友 积极向上

    曾芳委员您好,现在老龄化社会正在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但我国现有养老服务的形式、内容、品质等并没有充分满足老年人需求,也未能充分释放银发经济潜力。我国养老服务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养老机构和中医医疗的功能已不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医与养”的深度对接。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中医药服务如何养老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四川中医药养老人才培养建设方面有什么进展和创新呢?

    答: 您的观点非常有见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作用,不应该只是“养”与“治”功能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医与养”的深度对接。这种模式的创新至少应该包含“治未病”养生理念的全程融入和中医康养适宜技术的全面介入。在中医药养老人才培养方面,单以高等教育而言,我们正进一步的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面向老龄化需求,开办了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以期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预防、康复、慢性病管理专门人才。

  • 网友 小太阳

    曾芳老师你好,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现在要学习中医药知识只能从大学(中专大专)开始,但感觉有点晚了,对中医药没有逐渐了解和过程和渠道。建议有条件的初高中可以开设简单的中医药文化介绍课程,有助于孩子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和健康观。

    答: 您的建议非常好。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加强对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中医药进校园活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我们也希望这一意见能够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让中医药伴随着每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中医药成为每一代中国人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 网友 李达的达

    蓝逢辉委员您好。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感觉这些税费优惠政策非常好!同时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目前我们都在申报2021年个人所得税,里面的房贷只能每月抵扣1000元,而实际上我们不少人背负的房贷按揭都超过这个数。我们希望,能不能适当再提高一些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或提高房贷的抵扣额度。

    答: 你好! 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抵扣,除了房贷、还有抚养子女等项目可以抵扣,我建议你把这些政策再学习一下,把政策用够,这样可以多抵一些。 另外,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社会也有反应,我们也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考虑,我个人建议是可以再提高的。 谢谢你的关心!

  • 网友 何先生

    蓝逢辉委员您好。我是一家集团公司的员工,医社保及公金积都买在总公司所在地重庆的,而我工作地在四川,但买药看病医保卡不能在四川当地使用,非常不方便。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希望能让成渝之间的社保医保能互相使用,或者能早日实现社医保及公金积能在川渝城市之间互相转移。

    答: 你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加速推进,两地政府都非常重视。你的相关建议,我们也已经提出,我想打通两地社保也应该是必然之事。 谢谢你的关心!

  • 网友 刘先生

    蓝逢辉委员您好!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新要求,希望国家能持续完善绿色税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激励企业绿色发展。这方面不知道有哪些利好消息?

    答: 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国家战略,国家希望我们的企业发展好,同时减轻社会的负担和压力,共同来建设一个更美的环境。那么,从现行政策方面来说,只有我们共同去推动这方面的政策落地,来服务好我们的绿色低碳发展。谢谢你!

  • 网友 小文同学

    蓝逢辉委员您好。我是成都一家餐饮企业业主。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间,及时、精准的税费支持,让我们在疫情发生的寒冬期感受到了税收春风的温暖,疫情影响下的餐饮行业逐渐回暖复苏。不知道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将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请蓝委员帮我们多呼吁!

    答: 2021年12月31日,我们的很多疫情扶持政策已经截止。我们知道疫情还在持续,而政策的终止,确实会让很多中小微企业再一次陷入困境,因为不时疫情的发生,随即就会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负担加重,今年两会,我也提出这方面的提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我们的中小微企业,我们共同呼吁。谢谢你!

  • 网友 唐老鸭爱吃鱼

    蓝逢辉代表,您好。我是一名刚创业的公司老板,近段时间,营业额和客流虽有回升,但还没有达到新冠疫情之前的状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这个减税降费政策“红包”有啥含金量?我们企业能咋用好这个“红包”?

    答: 网友,您好。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了不少中小微企业,目前这些企业的营业额虽有恢复,但是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80%的企业仍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经营水平,部分企业生产、发展仍然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延长中小微企业税收和社保费扶持政策,支持和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快复工复产,对稳定群众就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中小微企业发展好了,大家的就业才能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稳定。

  • 网友 飞小子

    李正国委员您好!我是一名上班族,去年因为租房过程中被房产中介逃单,导致跟房东间接发生了纠纷。当时心里很窝火,租房交的钱预交到了半年以后,但房东以没收到租金为由,要求我们尽快搬出。因为要忙于上班,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解决纠纷,最后只能自己受损搬离了房子。我记得很多社区都有法律之家等机构,希望他们能扩大下宣传,让老百姓在发生纠纷时,能尽量方便地找到类似机构来调解和协助解决这些纠纷。

    答: 基层社区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四川全省已经建成乡、镇、街道一级的公共法律服务站3000余个,村、社区一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室27000余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基层社区全覆盖。正如您所言,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还需进一步扩大宣传,定期主动开展普法释法、解疑答难、网络问询等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精确供给,真正解决群众困难,让群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群众也要与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开展良性互动,增进互信和交流,让社区“法律之家”等公共法律机构真正发挥实效。

  • 网友 心系川东

    李正国委员好,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在乡村治理方面,我个人感受乡村治理是滞后于乡村发展的,比如一些村民自治还是依循着老政策、土办法。怎么让我们的乡村治理制度更完善更为法制化,李委员您有什么建议吗?

    答: 就如何完善并提升乡村治理法制化这一问题,我个人有几点思考: 第一,要发挥好党在乡村治理全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党建来引领乡村有效治理、依法治理,将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 第二,落实好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民的民主生活与公共事务参与程度。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乡镇一级政府要发挥好正向引导与宣传示范作用,同时也要确保村民的主体地位,保障村民的合法权利不被侵害。 第三,提升乡镇政府以及村委组织的治理效能与规范程度,通过推广清单制工作方式,将乡村治理的具体管理服务事项细化为清单,明晰各自的职责边界、优化办事流程,形成规范、精细的制度流程。 第四,同步完善与乡村治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以立法形式来彰显乡村治理制度的进步。。 第五,党政机关的乡村工作干部也需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善于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来解决问题,杜绝实施上的“一刀切”。

  • 网友 伍德

    刘以勤委员您好。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推进,据我了解,川渝籍侨商和在川在渝涉侨商企不少,这方面能不能让两地涉侨企业与两地间的交流考察创造更多机会,为大家在川在渝投资合作推出更多的利好政策。

    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等重点任务。四川省、重庆市侨联十分重视发挥侨界力量助力成渝经济圈建设,特别是注重发挥“侨”的优势,服务开放发展的成渝经济圈建设,服务侨资企业的发展。 举办川渝侨联联席会议,达成建立人才共享、信息互通、活动共办等机制。四川和重庆侨联以及毗邻的15个市就发挥侨的优势,助力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签定了合作协议。 打造了许多活动平台方便华侨华人朋友积极参与。如“侨界菁英川渝汇” “‘一带一路’华商峰会”“侨瞧川渝”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等,成立万达开侨商联盟,川渝侨商会共同助力万达开发展。 同时市(州)投资促进活动和侨商市(州)行活动也很丰富,邀请侨商对口交流洽谈合作,推进高校侨联市州专家工作站建设,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立侨商维权服务站,维护侨益助推侨资企业健康发展等。 欢迎您参与共谋发展!

  • 网友 想家的游子

    刘以勤委员好!我是一名移民到加拿大十年的四川人,近些年来我的家乡四川发展得越来越好,再加上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中文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打算明年带孩子回到家乡读幼儿园和小学。想请问一下我的孩子有资格参加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吗?我需要办理什么样的手续和证明呢?

    答: 朋友您好: 如果是华侨子女: 为弘扬中华文化,满足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及国侨办、教育部《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四川制定了《四川省关于华侨华人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这个在网上是公开的发布,很方便查询。(网址:http://www.yaan.gov.cn/mob/openinfo.aspx?id=20171225174841-873980-00-000 ) 如果是在蓉外籍子女: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对外开放大会精神,助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法律和规定相统一、监管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为在蓉外籍适龄少年儿童在成都学校入学就读提供便利,成都市教育局印发了《成都市在蓉外籍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办法(试行)》政策解读,也是公开发布的,有联系电话,可根据具体情况咨询。(网址:http://gk.chengdu.gov.cn/govInfo/detail.action?id=117229&tn=6)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网友 小林

    刘以勤委员您好!我是一名留学回国人员,据我了解,我们很多留学生都想回国就业和生活,希望刘委员能为我们回国就业提点建议,同时为我们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多多呼吁!

    答: 很高兴能听到小林同学这样的感言。海外留学生有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提到“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这些宏观政策,均有利于咱们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 目前,据反映海外留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政策了解渠道比较窄,对此,我们会尽力积极建议相关部门对现有政策加强宣传力度,提升信息互通效率。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建议相关部门整理和汇集各行业对留学生就业的政策,为你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地配合你们进行需求对接。 对于回国就业的建议,可以重点围绕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可以关注四川省目前提出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都比较适合你们年轻人回国创业,既服务中心大局,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

  • 网友 小飞侠

    耿福能代表您好!我参加过社区举行的急救相关培训,还参与过对一名摔倒的农村老人的急救。当时我们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我还协助当村医的一起给老人做了心肺复苏。但因为急救车到村里需要一段时间,最后老人还是没能抢救过来。我希望农村卫生站也能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注重对医生急救技能的培训,让患者在抢救过程多一分希望。

    答: 回答:小飞侠您好,感谢对基层医疗卫生的关注。基层医疗机构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两会我也准备了“提升基层疾病预防能力,健康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建议,呼吁完善基本医疗设施配备,引进智能化辅助诊断检查设备,加强乡村医生常见病、多发病等技术培训和救急技能培训。

  • 网友 透心凉心飞扬

    耿福能代表您好!我是一名驻村干部,我们这里山美水美,风景好。村民们朴实善良,很多都是三代农民。我们也想搞乡村旅游,但是大家对搞旅游这个陌生的产业还不熟悉,很多人都觉得种田是好手,但是提到旅游服务农家乐还是感觉担心,信心不足。建议政府牵头,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基层培训力度,让大家从观念上得到转变,提升大家旅游服务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答: 网友透心凉心飞扬你好,谢谢你提的建议。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一些山清水秀的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很好的可持续模式。近来年,也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建议,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广大农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 网友 春日繁花

    耿福能代表您好!每次我去医院拿药都会看到,许多药品的包装盒很大,里面的药量却很少,我觉得这样既浪费包装纸,又会占用更多储存空间,给运输、储藏环节带来不便,也会给患者的使用增添麻烦。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药品的包装,比如,可以缩小药品包装盒;对于可能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可提供一个月剂量的包装等。这既可大大减少包装材料的浪费,也是一个保护环境的措施。

    答: 网友春日繁花你好!你提的建议很具体也很中肯。过度包装的造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给包装的回收和再利用、垃圾处理工作增加了负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国家一直提倡的优良作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单位,都要从生活工作中的细节入手,以勤俭节约为荣,杜绝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应该以患者为中心,节约社会资源,科学制定适宜的药品包装的依据,更好指导企业生产。

  • 网友 泥巴医生

    耿福能代表您好!目前,村医收入和生活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因此乡村医生出现新老交替断层现象,后继乏人,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人员总体数量减少,技术能力下降。建议让大学生村医享受村官待遇,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乡村医生队伍中。

    答: 网友你好,我们的想法有些相通。人生健康三大防线“健康靠自己,小病找村医,大病上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第一道防线,乡村医生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础力量,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今年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强基层”需要从人才结构入手,完善培养与使用机制,定向委培大学生村医,出台激励政策,让“新村医”向农村有序流动;同时解决村医编制问题,完善乡村医生的退出机制,提高基本工资待遇,并建立工资随工龄同步增长机制,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待遇保障问题。

  • 网友 油菜花花非黄

    李君代表,你好。我想就乡村振兴提一些意见,现在都在说要把人才留在农村,那怎么留呢?一应该是以优越待遇激励人。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待遇留人首先需要解决好新农人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让新农人潜心务农。二是给予来到农村的人才高度发挥的余地,做到人尽其能,给予他们空间,尽情释放才能,让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归属感与获得感,让他们留得下,让更多的人愿意来。三是政府方面应加大对乡村的投入和引导,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大对农村道路、医疗、教育、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活居住质量,吸引人才返乡回村,为人才储备工作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战略,人才是振兴乡村的关键,但是乡村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下一番功夫,既要按需引才,亦要创新育才,更要展示人才。

    答: 谢谢这位网友的建议。这个建议和我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我今年准备提的建议之一。 我关注到前段时间浙江出台创业帮扶政策,创业失败政府兜底,10万元以下的贷款全部由政府代偿,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好。 我非常赞同,对于返乡创业的群体,政府可以出台兜底政策,创造好的创业环境和通道,让他们创业没有后顾之忧。返乡创业不能仅仅是情怀的支撑,物质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 网友 美美哒

    李君代表,你好。四川是农业大省,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的农业市场,也是品质与品牌的竞争。但是我发现,四川很多农产品的品牌打造还有待提升,比如资中的血橙、威远的无花果、安岳的柠檬、内江的甘蔗……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农产品是当地特色,也有质量保证,但是没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甚至连本地人都不知道,又比如广元的猕猴桃,明明跟进口的奇异果是一个东东,品质也很好,但晓得的人也不多,特别很多外地人都以为奇异果(猕猴桃)是进口水果,希望政府能多为农业品牌打造出谋划策,打造出精品四川农业品牌。

    答: 我个人认为,农业未来的出路,其实还在品牌化。那么品牌化的前提是什么?实际上是品质,就是好的产品卖出好的价格,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一条路。另外我们在这个品牌保护方面,特别是我们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一些保护,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宣传,第二个还要加大品牌保护。 在品牌的这个包装和宣传上呢,我觉得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和企业合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通过这种方式去推动这个品牌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这个产品的品质和特性。

  • 网友 小小只

    李君代表,您好。这两天有新闻报道,有人大代表建议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目前,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甚至越来越呈现出有组织、有策划、有产业链条的倾向,施暴及策划者的目的常常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而是有着各种利益诉求。而普通人一旦被带节奏,仅用情绪来分析判断表达问题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加入了“键盘侠”的行列,当中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言语谩骂、恶意剪辑、人肉搜索、p图抹黑”等等行为都算作网络暴力。我们的身边不应该再出现惨痛的网络暴力受害案例了,打击网络暴力刻不容缓,希望更多委员、代表跟进,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还网络清朗、社会安宁。 ​

    答: 网暴,其实也是这两年我们很多代表关注的问题,包括去年两会我们在会上讨论的时候,有很多代表提出了这个建议,就是要这个检察院、法院和公安,要加大这一块的打击力度。那么今年我们和一些代表在讨论的时候,也有代表已经提出来这个问题,今年他们也会提相关的意见。

  • 网友 安宁河石头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我是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学生,建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偏远山村实行免费学前教育,这样就有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这些孩子将来成才后也能更好地回馈民族地区,带动民族地区的发展。

    答: “安宁河石头”网友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建议。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关键手段,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一直也是我关注的重点。目前,我所在的小凉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已经免去了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一切费用,并且政府为每名家庭困难的寄宿制学生每月补贴100元(小学),120元(初中丶高中)。下一步,我也将建议将这一措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 网友 啊波波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四川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建议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改造建设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与自然山水相协调,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壮美风景有机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民族地区旅游观光。加大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政策倾斜力度。

    答: “啊波波”网友,你的建议很好,根据我省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规划有关安排,将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把旅游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建设特色民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民族特色生活遗迹和特色建筑等接待设施,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网友 荞麦姑娘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针对民族地区开设网络购物、小视频创作、直播带货的课程和培训,拓宽民族地区土特产和特色农产品销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示民族地区的特色风貌,吸引更多游客来观光旅游。

    答: @荞麦姑娘 你的建议很好,开展网络直播,网络带货销售等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所在的小凉山地区正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直播带货帮助当地老百姓增产增收,同为乐山“两县一区”地区的职业中学还开设了网络直播专业,很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孩子们都在那里接受免费的职业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

  • 网友 嘉荣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我来自阿坝州,藏香猪是我们当地的特产,我们也想尝试网络销售,但是缺人才也缺资金,如果附近生产藏香猪的村庄抱团发展,取得规模效应,这些问题就会有效解决。建议政府设置相关统筹机构,把相同县的村庄进行抱团发展,取长补短,共同打响自己的民族产业“特色牌”。

    答: 这位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关注。拓宽销售渠道和保障市场销路历来是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一个难点。您所提及的兄弟村庄抱团取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政府也应该在其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和符合市场规律基础之上。我将把您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争取在两会期间为大家发声。

  • 网友 黑牦牛

    乔进双梅代表你好!前段时间我们甘孜皮洛遗址被评为2021年十大考古发现。我建议加大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加大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加强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扶持民族自治地方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

    答: 这位网友您好,您提的意见非常好。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伟大文明的灿烂瑰宝。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建立必要的抢救措施,传承和发扬好少数民族文化势在必行。我将把您的建议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将您的声音带到两会。

  • 网友 马冬梅

    乔进双梅代表你好!我和您一样,也是一名刺绣爱好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建议,推进非遗进景区,政府立足当地景区特点,重点做好非遗进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在主要景区或城市内规划建设非遗博物馆或展示馆;同时,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创作非遗项目的文艺节目驻场演出,将适合表演的非遗项目融入其中,提高其体验性和参与性,让游客切身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答: 网友你好!首先很感谢你对民族文化和非遗事业的关注。如何做活非遗项目,一直也是我思考和关注的焦点。你所提到的让非遗项目进景区,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将非遗项目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建议非常好。这既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产品形式,又使得非遗项目能与文旅项目有效融合。我将把你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争取在两会期间为大家发声。

  • 网友 四姑娘的雪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今年春节我们全家来了一趟川西自驾游,陶醉在美丽的高原风光中,也带回了很多民族特色土特产。今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火爆全网。我在想,这么美丽的景色能不能也有自己的吉祥物和标志化的周边产品呢。我建议,民族地区的景区与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合作,对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推进“随手礼”在景区销售并全面上线,通过互联网络销往全国。

    答: 网友你好!很开心听到你和家人能在我们美丽的四川享受到了一次难忘的春节之旅。非常感谢你提出的建议,将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芝打造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周边,我们一直在行动。像你去的川西,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当地就推出了富有藏族风情的“吉祥娃娃”。我所在的小凉山地区,也正在努力打造全域旅游,推出多种形式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

  • 网友 我们阿坝好风光

    乔进双梅代表您好!我是一名阿坝州驻村干部。这一年工作下来,我感觉在阿坝州基层最需要的是懂得汉藏双语的人才,我建议加强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培养,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答: 网友您好!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做好基层服务,增强基层干部的民族语言能力十分必要。很感谢您提出的建议,我将把您的建议带到今年的两会会场,与相关专家深入交流,争取在两会期间为大家发声

  • 网友 小张张

    王晓梅代表,您好。我是一名孩子的妈妈,平时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去文化宫、科技馆玩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可是我发现小城市这类文化场所太少了,特别是科创类的展馆、体验馆特别少。地方上应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加大科技馆的建设。

    答: 这位家长妈妈,你好!看得出来你是位有思想有行动的好妈妈。你能陪着孩子去这些地方,非常好。目前,你提及的小城市科创类展馆、体验馆特别少是事实。要快速建设起来也有难度 ,我倒建议你可以多多查询一下,1、当地有哪些值得孩子去参观的各种有益于孩子开眼见拓思维的展馆,哪怕就是各级图书馆也可以去看看的,学校的科创展览室等。2、市级的那些有小有名气的地方也可以。3、省级地就多了。4、条件允许的也可以有选择性去大地方看看

  • 网友 肥肠烧鸡

    王晓梅代表,您好。校园欺凌问题一直备受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遏制校园欺凌也成了全社会的强烈呼声。目前,我注意到,有的地方,校园欺凌已经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一些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中也存在校园欺凌,我甚至听朋友说,她孩子所在的小学,出现班干部用胶条封爱说话的同学的嘴巴、打耳光、罚站等现象,导致这样的现象正是因为个别班主任赋予了班干部过多的“管理权”,很多低龄孩子是非观比较模糊,而班主任把过多的“管人”权利交给班干部,客观上也培养了班干部高人一等的特权思维。因此,在基层教育工作中,学校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来预防校园欺凌呢?

    答: 校园欺凌问题出现低龄化的现像,应该是个别现象。我觉得家长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被欺凌了,一定要告诉孩子的老师,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老师来解决比较好。当家长的,先稳控自己孩子的情绪为上策,给予孩子诉说整个事情的经过的机会,这时要特别注意认真倾听,不要打岔,一定要安抚孩子。当然了自己的孩子有啥不对的时候,待孩子情绪稳定了,要耐心仔细的告诉孩子,并敦促孩子要改正自己的不足。如果是无缘无故的被欺凌,你得出面请老师一起约见对方的家长了,双方家长一起来解决问题更好。

  • 网友 田坎儿

    王晓梅代表,您好。我国的影视作品、网络小说一直没有实行分级阅读制,这就导致了很多青少年会接触到不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观看阅读的内容,长此以往,肯定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就分级阅读做调研,并对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进行分级。

    答: 这个建议好,分级阅读是该进行了的。我完全赞同这位家长的想法我国的影视作品、网络小说该实行分级阅读制,扫除负面影响,让不健康的文化垃圾远离我们的孩子,确实国家相关部门能就分级阅读做调研,并对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进行分级,引领我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 网友 饭卡饭卡

    王晓梅代表,您好。我关注到相关新闻,公安部决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同时公安部也要求,要集中摸排一批线索,特别是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智力障碍、精神疾病、聋哑残疾等妇女儿童要全面摸排,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希望代表委员们能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村镇居委会妇联多部门协同,在外在力量狠抓严打的前提下,内在力量也要狠抓思想和宣传,积极鼓励每个人民参与到行动中,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答: 这个专项行动就是好。看过无数个被拐卖妇女儿童的故事和视频,中央台的“等着我 ”你也看过吧? 犯罪分子太狠心太残忍了,他把原本和谐的家庭弄得支离破碎,骨肉分离,太无人性。我也希望公安部的这个专项推进工作形成常态,多途径多渠道多部门联合起来打柺打到底,长抓不懈,形成威慑力,让那些贩卖人口犯罪分子无藏生之处,望而生畏!今天我还附议了这样一个建议呢!

  • 网友 游天下

    许强委员好!应急文化建设是促进公众关注灾害、关注安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公众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应急技能不断提高。在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最接地气的方式,普及应急知识技能,增强公众应急意识。

    答: 网友你好!实际上不仅仅是应急知识和技能,而是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应急知识技能,在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已有较为成熟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办法,具体可概括为“三进入”:一是进展馆,在日本、台湾的绝大多数博物馆、展览馆,都有防灾减灾救灾内容,尤其是建设有地震、台风、火灾等体验馆,让公众亲身体验灾害来临时场景和状况、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而不是仅仅搞几张展板、放放录像和动画,亲身体验是记忆最深刻的,也最有效的科普手段。建议我国也应尽可能多建设防灾减灾体验馆,尤其是各个城市和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常发灾害情况针对性地建设防灾减灾科普馆,包括体验馆。二是进课堂。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普及应从娃娃抓起,相关知识应进入中小学课本,不同年龄段的内容和知识深度要有所差别。同时要求从幼儿园、中小学生都得到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从事相关方面的教育。日本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好,我多次参观日本的博物馆、展览馆,都碰到中小学生在参观和体验。三是进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应从最基层组织抓起,教会当地百姓自主识别和发现灾害风险,自主防灾,当灾害真正来临时应该如何自救,灾后应该如何自主恢复和重建,构建一个全民、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体系。台湾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并取得很好的实效,香港近年来也加大了相关方面的力度。

  • 网友 农村人

    许强委员你好!地质灾害防治,需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是否可以设置地灾巡查专职网格员,培养专业地灾防治知识,合理建立健全专职网格员相应的培训体系和考评制度,合格者上岗,并给予一定补贴;配备相关现代高科技设备设施,“人防”+“技防”为监测预警装上“双保险”。您有没有这方面的建议呢?

    答: 网友你好,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其中最重要也最为有效的就是群测群防体系,也即群众自我观(监)测自我防范,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安排和指定了一名当地百姓作为群测群防监测员,相当于群测群防网格员,专门负责该隐患点的监测防灾工作,现在也支付一定费用,一旦出现临灾征兆随即启动防灾预案,通知受威胁群众撤离。这套群测群防体系每年会挽救数十上百万人的生命。尽管相关部们每年都会安排培训宣传,但因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偏僻的山区,现场监测员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确实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强化。同时,随着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设备的推广应用,将逐步用监测设备部分取代人工监测,即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一方面减轻地方政府的防灾压力,同时可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准度,确实是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 网友 安全第一

    许强委员你好,近年来,洪涝、台风、干旱、低温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2021年,河南郑州发生“7·20”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组在报告中提出,“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突发灾害面前,城市抗风险能力待提升。请问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方面,该如何建立健全,需要补哪些短板?个人防灾方面,该学习点什么知识,有效保护人身安全?

    答: 现代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当发展到智慧化阶段时,城市的防灾能力或韧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即通过布设各种传感器,有效的感知预警洪水、火灾、煤气泄漏、电路短路等灾害隐患,并提前预警,从而避免灾情的发生。当灾害真正发生后,也可通过现场传感器和视频,从后台了解和掌握灾情,便于应急处置和指挥。在智慧化城市还未到来前,我们只能尽可能做好城市建设规划,提前排查风险源和隐患并据此做好方法措施,做好防灾预案,防患于未然。一旦灾情发生,及时启动预案,实施应急处置。个人的话,针对所处城市的灾害特点,提前了解相关灾害的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知识,提前做好防灾准备,例如,提前想好地震来临该咋办?若住所出现火灾、煤气泄漏该咋办,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在日本和我国的台湾,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作这方面的教育、演练和体验,等灾害真正来临时就会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 网友 迎风飘扬

    王瑛代表您好!从张江科技城、川渝高竹新区这两个例子来看,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已经成为川渝一体化的又一成功实践。现在不少地区都在开展类似的项目和园区,但是起步相对较晚,要想弯道超车,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统筹力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建议两地参照张江科技城、川渝高竹新区这些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共同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平台公司,同时成立实体机构和工作专班。

    答: 网友您好!感谢您关注川渝高竹新区等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成立了由广安、渝北两地干部组成的,实体化运行的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还成立了高竹开发建设公司,负责新区的开发建设有关工作。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从筹备以来,新区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我认为,川渝高竹新区这种做法为各方推进跨省域一体化平台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 网友 凉山太阳

    郑鈜委员你好,凉山州最近两年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造成了扑火人员伤亡。请问,除了消防、森林方面人士进行扑火外,是否可以引入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如何评估?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培养如何进行?

    答: 网友你好!积极统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体系,是政策鼓励和推动的,这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也将这一内容写入了具体条款。当然,由于灾害的不同种类和危害程度,使得具体的应急救援对于社会力量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要求也有不同,因此社会力量的参与应当更多地体现出专业性、安全性和有序性。当前国家对于应急救援社会力量有具体的评估和管理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应当根据这些制度和规则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应急救援的实战需求。

  • 网友 奋进

    郑鈜委员你好,目前的应急救援方面,如果能引入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内容,交叉融合,那么拯救生命会更及时有效。请问,有这方面的建议吗?

    答: 网友你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我们通常讲的应急救援都属于大的应急救援体系。只是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分属于不同的种类。面对现在次生灾害、综合性灾害越发常见的现实,各种不同种类的应急救援体系综合协同运作会有更多需求。从风险防范尤其是重大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的统筹协同将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