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 说:
沈代表您好,作为一名青年研究人员,我自己是以两到三年之后回国发展为目标的,近几年身边回国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希望国家重视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发展的大的方针能够继续,建立公平良好的评价机制,给他们发展的资源和空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相信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回国。
2024年01月19日 | 来自 泸州市 | 职业:其他身份
答:非常高兴您愿意回国发展。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特别是青年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我一直关注人才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家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发展问题,从二十大报告中的“人才强国”,到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重视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发展条件的政策,人才环境越来越好,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国的原因,我相信关于人才的大政方针会长期继续坚持。我认同公平良好的评价机制以及发展资源和空间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性,我会在两会期间重点关注关于人才培养、招引和人才发展环境方面的议题,并为此发声。
牵牛 说:
沈代表您好,我是一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这并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现在中小学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仍有诸多待兴待改之处。在中小学的课程中,实验课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学生进实验室的次数屈指可数。其实很多学生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愿意动手实验,而且有些实验因为材料的缺失在家里很难完成。希望代表可以帮忙呼吁,让孩子们多走进实验室,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024年01月19日 | 来自 眉山市 | 职业:公司职员
答:感谢您的提问。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教育体系的支撑,而教育体系的改革又需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学习与实践是知与行的关系。实验课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过去传统的知识灌输教育方式已经严重不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
我很高兴地告诉您,近年来,教育部门已经在中小学实验课的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例如,2023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这是一份系统梳理了各学科应开展的基础性实验及实践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实验课,夯实基础学科实践基础,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此外,教育部门还加强了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教育部门还加强了实验教学的评价和考查,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率监测,不断提升师生实验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小学实验课的改革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实验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不充分,实验教学方式的单一、刻板,实验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加强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加大投入的力度和范围,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加强社会的参与和协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生态,让每一个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让每一个中小学生都能在实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积极履行我的职责,在两会期间关注此项议题,为中小学实验课的改革发声。谢谢您的建议!
跑的得得儿快 说:
沈代表,您好。最前沿科研成果时,能不能优先考虑中文核心期刊呢。这样可以方便我国科研工作者快速获取行业前沿信息,也有助于中文核心期刊自身的发展。希望政府能进一步支持和引导中文核心期刊的建设,鼓励广大科研人员首发中文期刊。
2024年01月19日 | 来自 成都市 | 职业:公务员
答:您好,感谢您的提问!我非常同意中文核心期刊对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价值。论文是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媒介和平台之一,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也是学术成果评价的方式之一。国际期刊特别是英文学术期刊或者会议仍然是目前主流的学术交流平台。我赞同政府、学会和相关学术机构应该进一步支持和引导中文核心期刊的建设,扩大中文期刊的影响力,为国内学术交流提高更便捷的方式。当然,国际学术交流对我国科研工作的价值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国际学术交流和中文核心期刊应同步发展。
东东 说:
围观技术大佬。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用它来侵权、来作恶防不胜防。请问,在立法监管上有什么超前考虑没有?
2024年01月19日 | 来自 绵阳市 | 职业:公司职员
答:确实,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如隐私侵犯、数据安全、算法歧视等问题。为防止其被滥用作恶,确保科技向善,在立法监管方面,我认为还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明确责任主体:确定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者、使用者、运营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责任主体可以在发生侵权或作恶事件时,快速确定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明确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的规则,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要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其受到恶意攻击或滥用。
3. 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要求:要求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者提供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使公众能够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决策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并便于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4. 伦理和道德准则:制定人工智能系统的伦理和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其使用的范围和限制。准则应包括尊重人权、保护隐私、避免歧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符合社会价值观。
5. 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同时,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国际合作和协调: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协调。通过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人工智能的监管标准和规则,以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我会在人代会期间关注此项议题。